二十四节气并不是某个人发明的,这应该说是中国古代先民的集体智慧。
中国古代的历法一直用的是阴历,主要是根据月相的变化来安排的。但这种历法对于农业的 指导是不利的(阳历对于农事指导比较有利),因为农事、物候主要是根据太阳在地球上直射的位置来决定的,因此就需要 利用另外的方法来指导农业生产,这就是24节气出现的重要原因。
二十四节气的划分,主要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,一年里头所处的特定位置,这样来划分 的。一年转一圈360°,每隔15°就是一个节气。在古代大概有几种划分方法:
一种方法是在天黑不久,黄昏的时候看北斗七星,以斗柄指向来定节气,斗柄指向东就是春 分,指向南就是夏至,指向西就是秋分,指向北就是冬至。
另外还有一种划法,也是在黄昏的时候,看天顶中天的时候是什么星座,比如黄昏中天的时 候,七天左右中天的星,古书上叫做“大火",也就是叫“心宿二”,就是夏天到了;另外如果黄昏的时候,看到的星座是昂 星,也就是现在天文上的金牛座那个昂星团,就是冬至到了。
第三种划法,就是用土圭测日影,就是立根杆子看影子的长短,正中午的时候看影子长短, 如果影子最短的时候,那就是夏至;影子最长的时候就是冬至。
至于二十四节气出现的时间,最早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,该时期出现了仲春(春分)、伸夏 (夏至)、仲秋(秋分)和仲冬(冬至)这四个节气的划分。《尚书.尧典》就有利用星辰正四时的方法。
而战国后期的《吕氏春秋》中已有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这八 个节气的划分,通过八个节气对季节转换的标示,便有了四季的区分。
经过了进一步的发展,直至秦汉时期,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概念,其中完整出现二十四 节气记载是在淮南王刘安组织修撰的《淮南子》中。而邓平等制定的《太初历》,最终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,将其正式订于历法。
二十四节气的简单含义如下:
立春:春季开始。雨水:降雨开始。惊蛰:惊醒冬垫。春分:昼夜平分。清明:天晴草茂。谷雨:雨润百谷。
立夏:夏季开始。小满:麦类饱满。芒种:麦类成熟。夏至:热夏来临。小暑:炎夏开始。大暑:全年最热。
立秋:秋季开始。处暑:炎夏结束。白露:天气转凉。秋分:昼夜平分。寒露:将要结冰。霜降:开始有霜。
立冬:冬季开始。小雪:开始下雪。大雪:雪量增多。冬至:寒冬来临。小寒:开始寒冷。大寒:全年最冷。
查看原文